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起步较晚,在风险管控方面的工作基础总体薄弱。围绕国家和地方各级土壤环境管理体系建设,业内人士认为,应以构建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制度体系为主体内容,全面提升土壤环境风险管控的系统化、科学化、法治化、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。


  我国现行的土壤污染防治标准主要包括土壤环境质量标准、特殊用地土壤环境评价标准、建设用地土壤环境保护技术导则、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、土壤环境污染物监测方法、相关术语标准等。2014年,发布了地块环境调查、污染地块风险评估、污染地块土壤修复等系列技术导则。但实际执行层面,仍多是参考国外发达国家土壤环境风险管控的相关标准和指导值,尚未形成我国土壤环境风险评价和管控标准体系。


  总体上看,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起步较晚,在风险管控方面的工作基础总体薄弱,在工矿污染源监管和治理、重金属污染防治、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管理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控制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,但涉及土壤环境风险管控的法律法规、评价方法和标准、风险管控技术路线、管控效果评价体系等处于滞后状态。


  围绕国家和地方各级土壤环境管理体系建设,应按照全过程风险管控的思维,将风险管控理念全面融入各项土壤环境管理工作中,以构建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制度体系为主体内容,全面提升土壤环境风险管控的系统化、科学化、法治化、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。


  一是构建土壤环境风险全过程管控体系,推进“系统化”。密切结合《土十条》推进落实,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目标导向,以风险源、暴露途径、风险受体为主要着力点,以覆盖立法、标准制修订、基础调查、监测网建设、信息平台构建、技术方法体系构建、示范推广、责任落实和考核等各领域的风险管控制度体系建设为主体内容,系统设计土壤环境风险管控体系建设方案,逐步实现土壤环境风险的系统管控、全程控制。


  二是开展风险管控技术方法与模型研究,推进“科学化”。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,土壤环境风险识别、评价、分级、预测、管控措施效果评估和费效分析等,均需要一整套的技术方法和量化评估模型。在土壤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价环节,需要建立污染物来源解析、扩散迁移模拟、影响范围识别、农产品超标与人体健康危害评价、生态环境损害评估等技术方法;在土壤环境风险等级划分环节,需要建立疑似污染地块筛查模型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、风险等级划分等技术方法;在土壤环境风险预测环节,需要建立基于序列数据的风险趋势预测模型、风险区划方法等;在土壤环境风险管控环节,需要建立不同管控措施效果模拟、费效分析等技术方法和模型。


  三是通过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和标准制修订,推进“法治化”。在起草《土壤污染防治法(草案)》过程中,将预防为主、保护优先、风险管控的思想全面贯彻到立法原则、章节设置和具体条款中。全面落实《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(试行)》,在《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》、《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》等法规和规章制订工作中持续贯彻风险管控的基本思想。基于风险管控理念制修订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指导值、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等标准和技术规范,并体现不同土地用途、不同敏感受体的控制指标差异性。


  四是开展土壤环境风险管控技术路线设计,推进“精细化”。针对农用地、在产企业用地、关闭搬迁企业用地,分别制定土壤环境风险管控技术指南。农用地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包括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、风险评价、风险等级确定、分类管控措施、成效评估等环节;企业用地环境风险管控包括重点行业企业筛选、疑似污染地块风险筛查、地块风险等级划分、污染地块清单和优先管控名录建立、分类管控措施、成效监控等环节。明晰不同用地、不同风险等级的管控流程和技术要求,确定详尽的技术参数。


  五是建设土壤环境数据库和信息化管理平台,推进“信息化”。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全面服务于土壤环境风险管控,运用大数据手段提高风险管控成效。环保、国土、农业等部门相关数据通过平台实现共享,发挥土壤环境大数据在污染防治、城乡规划、土地利用、农业生产中的作用,有力推动行业、区域风险管控。通过土壤详查和监测网建设,系统掌握各地土壤环境风险情况,确定高风险区域、行业、污染物,为开展土壤环境风险评价、等级划分和风险管控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-中国环境报